麦克阿瑟为何打不过彭德怀?除自大狂妄外,彭总仅1点就将其打服
麦克阿瑟的军事能力很弱吗?当然不弱,作为西点军校的校长,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戎马51载,未尝一败,在当时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他是整个西方顶礼膜拜的英雄,美国人民视他为神。
麦克阿瑟的军事能力很强吗?我认为有待商榷,如果他的军事能力很强,为什么在装备、武器、后勤补给都碾压志愿军的情况下,会被打得落花流水,落下个被革职查办,退出现役的下场。
那么麦克阿瑟到底败在哪里,之前连战连捷的他为什么遇到志愿军、彭德怀就不灵验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文章。

盲目自大,这是麦克阿瑟犯的第一个错
综合优势全面占优,让麦克阿瑟一度认为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胆量染指朝鲜战场,当中国政府发出“美军胆敢越过三八线,我们就出兵朝鲜”的警告时,麦克阿瑟却狂妄的表示:“中国人胆敢踏入朝鲜战场,我就让只拿步枪的中国人血流成河。” “中国人一旦进入平壤,等待他们的将是大规模的杀戮。”
此时,在森川登陆大获全胜的他已经盲目到了极点,他断定“兵不强,马不壮”的中国不敢出兵参战,并对此深信不疑。
他认为中国人参战就是自取其辱,袖手旁观看他去征服朝鲜是最佳的选择。
与之相反,彭德怀在美军入侵朝鲜之初就对麦克阿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
朝鲜战争刚一打响,一心扑在西北建设的彭德怀就立即让秘书杨凤安给他找朝鲜的地图,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一野的作战库里居然找不到朝鲜的地图,杨凤安跑遍了西安城,才勉强买来一幅朝鲜概貌图,放在彭德怀的案头,每天获悉朝鲜战场的情况。
对于麦克阿瑟本人,彭德怀则对其心理特点和战略战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他甚至对着麦克阿瑟的自传废寝忘食(一直到获胜回国,他仍随身着相关书籍),彭德怀此举再简单不过,他就是要打破麦克阿瑟不可战胜神话,要和他一较高下。
通过研究其战法和阅读相关书籍,彭德怀吃准了麦克阿瑟是一个不可一世,虚荣心极强的家伙,他对自己的作战参谋说,“别看麦克阿瑟气焰嚣张,但其就是一个贴金的泥菩萨。”“他只顾着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大肆吹嘘自己连战连捷,却对自己败走麦城只字不提。”
“他只顾得吹嘘吕宋登陆,而从未提及午夜从菲律宾仓惶溃逃。”
彭德怀告诫部下:“麦克阿瑟的吕宋登陆是贪天之功,切不可盲目夸大其军事才能,更不用一味的恐惧。”他的双手沾满了朝鲜人民的鲜血,中朝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击垮这个纸老虎。
1950年10月19日夜,彭德怀先大军一步前往朝鲜,拉开了中美两位名将对垒的大幕。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盲目的相信美军的战斗力是无与伦比的,对彼方中国的战斗力和他的对手彭德怀预估严重不足,而彭德怀则对美军和麦克阿瑟本人进行了全面、细致入微了解。
获胜的天平似乎从这一刻已经向中国军队倾斜。
缺乏对战场的基本感知,全凭自己的主官臆想指挥
对我30万大军隐蔽入朝全然不知的麦克阿瑟,此刻只有一个执念全线向鸭绿江推进,他将部队分为东西两线一同向中朝边境开进。
东线由美第10军、南朝鲜首都1师、第3师组成,沿朝鲜东海岸向北快速推进。
西线由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二军共6师加一个空降团组成,向中朝边境的楚山、江界开进,两线之间相距80公里,狼林山脉、太白山脉贯穿于里,彼此之间根本无法呼应。
更为致命的是,其西线部队深受麦克阿瑟回家“感恩节”的鼓舞,在朝鲜人民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认为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不足为惧,竟以团营为单位,化作多个小队向鸭绿江冒进,根本不晓得彭德怀正率领着一直身经百战、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在前方严阵以待。
毛主席和彭老总原计划是将队伍开进到平壤、元山一带做攻势防御,待队伍换装苏式武器完毕,再痛在杀手。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时已在中朝边境发现了南朝鲜部的部队,彭德怀当机立断,对“孤军冒进”之敌予以重创。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东线了42军力阻北进之敌,西线则痛打南朝鲜军,这边志愿军已经和南朝鲜军队打得不可开交了,面对中国军队入朝参照的情报,麦克阿瑟仍然半信半疑,依旧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推进,争取在感恩节之前攻克全朝鲜。
11月1日,中美两军在云山大打出手,39军狠揍了久负盛名,美军的陆战王牌骑兵第一师。消灭美军1800人,缴获火炮180门、坦克28辆,取得了入朝参战对美作战的开门红。
与此同时,彭德怀机敏的发觉位于清川江以北的敌军是处于分散状态的5万人,而己方则可以迅速集结12到15万人,彭德怀当机立断,决定派出38军、39军、40军、66军用侧后迂回和正面突击的战法,在清川江以北将其全歼。
当晚,彭德怀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但骑一师在云山败北之后让麦克阿瑟正襟危坐,他深知对手不好惹,他西线右翼的南朝鲜军已经被打得丢盔弃甲,左翼的英军也岌岌可危。
他当即下令部队全线撤退至清川江以南,凭借其机械化优势很快就全部撤出,而38军和66军则因朝鲜百姓堵路、担心空袭和虚假敌情,没有完成迂回,包抄的任务。
到11月5日,战场态势已十分明朗,西线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正向着清川江南岸一路狂奔,志愿军歼敌于清川江以北的计划也基本落空,随着自身弹药和补给的全面耗尽,为了让美军无法摸清我军的真实战斗力,彭德怀只能下令停止进攻。
到11月7日,在东线与敌人死扛的42军也全面后撤,至此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
在这场为期13天的激战中,彭德怀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不成建制的歼灭了麦克阿瑟“联合国军”约1.5万人马,取得了首战的“开门红”,对麦克阿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初步获取了和现代化“联合国军”作战的经验。
但此役两人似乎都心有不甘,从彭德怀的角度而言他错失了将敌军全歼于清川江以北的机会,从麦克阿瑟的角度而言他老早就放话要在感恩节之前占领朝鲜全境,此刻却被打得灰头土脸,心中定然愤愤不平。
既然彼此都心有不甘,那就只能在下一场对局中一较高下了。
针对麦克阿瑟尚未摸清志愿军的全部战力的情况,彭德怀当即决定给麦克阿瑟抛出一个诱人的鱼饵,为了利用麦克阿瑟不可一世、狂妄不羁的特点,彭德怀提出了总的战略方针:“示敌以弱,增敌之骄,从而破之。”他在作战会议上强调:美军主力未遭受重创,敌军对我兵力还处于模棱两可状态,欲疯狂向鸭绿江开进,我应主动示弱,避其锋芒,边打边退,迷惑敌人,诱敌深入。主动后撤30到50公里,然后于运动中歼敌。
彭德怀果断下令释放1000多名战俘,释放俘虏时还向其大罐迷魂汤——“我们兵力有限,不过是想保护鸭绿江边的发电站,要是它们被炸毁,我们的东北工厂就没法生产了,我们把你们放了,再不要轰炸我们了·······我们的补给马上耗尽,要回国了。”
同时彭德怀下令西线各军撤出清川江、大同江,让东线的美军犹如无人之境,把主力隐蔽于敌军侧翼,进入山林,层层伪装、昼不出烟、夜不露光,在清川江畔撒下大网,静待麦克阿瑟上钩。
那麦克阿瑟该怎样应对呢?早在11月4日,他在致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有关中国的回电中言之凿凿的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压根不可能大规模增兵,我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手法,北京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随着彭德怀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麦克阿瑟对自己的判断更加深信不疑,他认为对中朝边境的大规模轰炸,已经让中国军队失去了援朝的可能,即便是已入朝的中国队军也不敢贸然发起进攻。
“中国的出兵不过是象征性的,这样既有了帮助兄弟国家的意思,又能够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撤出朝鲜,我确信胜利即将到来。”
我们翻看这段历史,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很匪夷所思的事情,麦克阿瑟的军队刚刚败走麦城,他却如此的盲目自大,彭德怀用兵如神无疑是致使麦克阿瑟产生致命误判的关键因素,但麦克阿瑟这个人狂妄已深入骨髓,以及当时中国薄弱的国力,极度耻辱的近百年对外战争史和美国国力、军力的强大也是麦克阿瑟敢于如此自信的重要原因。
既然感恩节结束战争成了一席空话,那麦克阿瑟就再次大放厥词,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攻势,让孩子们(美国士兵)吃到美味的火鸡。
彭德怀心里乐开了花,当志愿军将来问他麦克阿瑟能上钩吗,已经把麦克阿瑟摸得准准的彭德怀自信一笑:“麦克阿瑟已放出豪言壮语,圣诞节之前饮马鸭绿江,能不来吗?他是世界名将嘛,不来你让他的面子往哪放?”“我们安排好鱼饵,静待他上钩。”
鉴于美军蜗牛般的行军速度,彭德怀使出了大招,终于让麦克阿瑟把钩咬死。
他发表公告:“联合国军”对鸭绿江沿岸大规模空袭,已致使中共后续部队无法入朝,敌人因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败退。随后,麦克阿瑟又亲自坐上飞机到雅鸭绿江边上空侦察,当看到白雪皑皑的大江,他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为不能,用而示之为不用。”
彭德怀用出了老祖宗的精髓,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五星上将不知所云,一头扎进了东方战略大师给他编织的大网中,他的部队已危在旦夕。
1950年11月25日16时,一发发信号弹腾空而起,早已按耐不住的38军将士对着南朝鲜二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42军也与南朝鲜第8师杀得难解难分。
另外4个军则向正面的美军第8集团军的第1军和第9军发动正面冲锋,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军号声、叫喊声此起彼伏,夜战无敌的志愿军大显神威,38军,42军一晚上就对南朝鲜第二军完成分割,又在第二天白天,趁敌我双方杀成一团,美军无法大规模轰炸之时,一举歼灭南朝鲜第2军,将麦克阿瑟西线左翼打了个稀巴烂。
而后38军大手一挥,向着美1军、美9军的后背价川、三所里方向猛进,42军则向肃川、顺川猛进,彭德怀想用这两个军,加正面4个军将第八集团军牢牢围住,让他彻底交代在平壤以北。
不可一世、气焰嚣张的麦克阿瑟被彭德怀这一手组合拳打得有点找不着北了,他完全不知道前线发生了什么。直到11月26日西线右翼南朝鲜第2军全军覆没,见到此景,彭德怀喜不自胜,到了28日,38军一举奔袭至三所里,对清川江以北的第八集团军包了饺子,麦克阿瑟才恍然大悟搞清了中国军队的真实意图。
正当他一脸呆滞,不知所措时,当晚是10时许,志愿军第20军、27军犹如天兵天将从狼林山脉杀出,将东线的美陆战1师和美步兵7师分成5截,麦克阿瑟这才如梦初醒他口中“拿着步枪”的中国军人“是要将他一口气吃掉”,他立刻上报美国政府,中国人要将他的部队“全部歼灭”。
直到此时已经在战场上和彭德怀对垒1个月的麦克阿瑟才做出了一个切合战场实际的判断。
11月29日,麦克阿瑟下令部队全线撤退,伴随着麦克阿瑟撤退命令的发出,在清川江以北的美第八集团军发了疯似的一路狂飙。
为了打开美9军的退路,美2师由北向南、美骑1师由南向北对着三所里发起了猛烈攻击,志愿军38军113师死守三所里50个小时不退却。使南北突进之敌,双方间距仅1公里,但终究是望而却步,12月1日,丢盔弃甲的美9军不得不丢掉2000多辆坦克、汽车,扔下伤员,掉头与美1军兵合一处向南狂奔。
在彭德怀用兵如神的攻击下,麦克阿瑟宣称“圣诞攻势”变成了人仰马翻的大溃逃,前几日还疯狂叫嚣的麦克阿瑟,此刻犹如霜打的茄子。
“美军战史上最遥远的退却开始了”,10天时间,西线美军一路向后狂飙400公里,一直逃到三八线以南才稍做喘息,就连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也在狂奔的路上不幸翻车见了上帝。
东线美10军也被中国军队赶出了兴南港,美军的骄傲,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被歼灭1.1万人,是美军历史上最惨的一仗,美国人自己都表示:“这是美国建军史上最丢脸的失败。”
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收官,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所有领土,一举扭转乾坤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的大获全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一举击碎了麦克阿瑟一统朝鲜的美梦,更使得中国军队成为首个在关键战役中获得打败美西方军队的先例,其意义非凡。
于彭德怀和麦克阿瑟的个人军事较量而言,彭德怀给自认为是中国百事通的麦克阿瑟深深的上了一课,用中国军队引以为傲的穿插迂回战术让麦克阿瑟大开眼界,让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以惨败而画上句号。
毋庸置疑彭德怀和麦克阿瑟都是难得一见的优秀将领,麦克阿瑟在军校时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军事天赋,可以说,他是常规军校培养出来的军事天才代表。
而彭老总则是在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靠着战功不断晋升的优秀将领代表,深入了解我军的战史你会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几乎都没经历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都是在战场是获得成长经验,因此他们比他们的对手能更进一步的领悟战争的本质,所以他们也就比他们的对手更具战场统治力。”
或许这是麦克阿瑟兵败彭德怀的一大关键因素。
从个人勇敢来比较,两位统帅皆是各自军中的楷模,他们的勇气和敢于牺牲的精神都是无与伦比的,麦克阿瑟年轻时就曾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到仁川登陆时已经70高龄的他,仍旧亲自坐镇指挥不可谓不勇。
彭德怀年轻时更是勇字当头,一马当先,红军时期攻打雩都时,他竟身先士卒比战士们冲得还猛,使得部下对其严厉批评。但抗美援朝时,彭德怀力挺毛主席出兵援朝,而后又亲自挂帅出征,与军事第一的“霸主”一较高下。
两位主帅的英勇神武都是两军的灯塔和丰碑。
从军事指挥而言,两位统帅皆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将领。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从侧后以两栖登陆给予人民军重创,是军事指挥上不可多得佳作,不愧于“两栖战大师的称号”。
说起彭德怀的指挥风格,众人都愿意先入为主,以为彭德怀是勇字当先,但你若仔细研究彭德怀指挥过的战争,就会发现他的指挥可谓有胆有识、文武双全,绝非靠“勇”字闯天下那么简单。
抗美援朝则将彭德怀的谋略、指挥、战略目光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与美军的对垒中,他先是伪装接敌于不备,首战获胜而果断佯装撤退,一路大摆迷魂阵,将麦克阿瑟这位五星上将耍的团团转,然后请君入瓮予以重击,将拥有一流装备的现代化美军打得“落花流水”,其谋略、胆识足以令世人膜拜。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辉煌历史,有过不计其数的军事天才。而这一路走来我们形成了评定帅才的成体系的标准,战功仅仅是作为评论战将历史地位的一个方面。
战国时的大将白起,其赫赫战功令秦国不知如何封赏,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令其他六国望而生却,但因施暴政,史书以及后世史家一直拒绝将其纳入中华名将谱。
古语有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是评判战将缺一不可的标准,若是用这5个方面来评价麦克阿瑟,他显然不及彭德怀。
首先,麦克阿瑟的一生正义之战、非正义之战他都打过,就像日本天皇的战将即便他再怎么勇猛无敌也终究会被钉在人类正义的耻辱柱上,因而麦克阿瑟即便有过无与伦比的赫赫战功,但有些事情终究无法抹去。
在菲律宾、在莫斯哥他高举美帝国主义的屠刀,大肆屠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而战的游击队员,在朝鲜他干涉他国内政,侵略他国领土,杀戮当地人民,是其履历中无法抹去的耻辱的印迹。
而彭德怀终其一生都为的是民族独立、国家主权而战,是为国家、为人民而战,出兵朝鲜更是为“远亲不如近邻”,“为社会主义大家庭”而战,他不但得到中国人民的顶礼膜拜,更让朝鲜人民万世敬仰,但就这一点,彭德怀就远胜麦克阿瑟。
其次,彭老总的一生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曾凭借800人与蒋介石5路大军3万人马周旋,使得毛主席、朱德顺利脱险,突围后又和敌反复拉锯,又以283条枪在敌军层层包围中立克雩都城,杀敌700。
这两场战斗虽不足挂齿,却能从侧面印证彭德怀戎马一生面临的环境是如何艰难,也从侧面说明的人民军队的成长艰辛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力。
看懂了彭德怀这两场战役,我们也就能够读懂在朝鲜战场时的两次感慨:“若是我军实现了装甲化,地球都会为之一颤。”,“若是我军能有美军的装备,早就把美军赶下大海了。”反正美军有如此精良的装备,再配上战斗力如中国军人般的步兵,那美军可就真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而麦克阿瑟打了一辈子仗都离不开美军强大的国力为后盾,不论是征战墨西哥、菲律宾,还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亦或是朝鲜战争中的盛气凌人,他都手握领先于对手好几个层级的武器装备和物质力量,他的胜仗大都是以多胜少、靠实力碾压,这是任何人包括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而在朝鲜战争的对垒中,他以旗鼓相当的兵力差距和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装备优势和后勤保障条件,反被彭德怀打到俯首称臣,两位统帅的军事能力的高下立判。
我只能说,输给彭德怀这样的军事将领,麦克阿瑟不冤。